用赤石脂二两为末,空心服。盖阴阳之道,变化不测,故《内经》自有矛盾之文,以意逆志,庶为得之,若胶执文辞,又不可与论阴阳矣。
内实之证,心下牢强,腹中痛满,前后不通,干呕而无物出者,死。盖保身长全者,所以为圣人之道,治病十全者,所以为上工术,不治已病治未病之说,着于“四气调神大论”,厥有旨哉!昔黄帝与天师难疑答问之书,未尝不以摄养为先,始论天真,次论乎调神,既以法于阴阳,而继之以调于四气,既曰食饮有节,而又继之以起居有常,谆谆然以养生为急务者,意欲治未然之病,无使至于已病难图也。
加减生化止痉好,归芎附子炙甘草。阴气上入阳中,则洒淅恶寒也。
(霜雪冰雹,水也。但包络、三焦之气,并出于肾,一游行于上中下,而各有所归之部署;一入于心下包络,而为君主之相。
用药模棱,往往南辕而北辙矣。苁蓉炙草同煎服,汗多参麻黄根。
血虚则筋急者,谓血行脉中,渗于脉外,肝脏所主,而血自有阴阳之分也。阴胜则寒,阳胜则热。